在各种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我军战士拿着大刀片子和日军进行肉搏战,而对面的日军所使用的往往都是加装了刺刀的三八式步枪。
当然,在电视剧中,往往都是我军英勇神武,用大刀片子就打败了日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是肉搏战,我军的伤亡也要更大一些。
那么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难道大刀真的就不如刺刀吗?
吃饭是天大的事情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某些说法,比如说有些国军抗战老兵说,日军一个兵拿刺刀就能挑翻国军三五个士兵。
展开剩余91%这种说法严格来说,不算假,但是也不算真。因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大刀不行,而是国军士兵本身的身体素质不行。
这张照片,其实就是国军身体素质的常态,他们实在是太瘦了,当然没有可能打得赢仗。
国民党陆军1945年的标准伙食是,主食大米843.75克、蔬菜500克、肉类43.75克、豆类43.75克、油18.75克、盐12.5克、燃料750克。
大米其实是中熟米,也就是南方的头季稻,质量其实非常差,而且就算是这样的标准伙食,国军也往往吃不到,因为都被长官给据为己有了。
战争中期,美军的营养专家针对国军的实际情况给出的标准建议为,每日大米850克、蔬菜340克、大豆70克、花生35克、肉类35克、植物油30克、盐10克、燃料900克。
然而直到1945年2月28日,蒋介石才在贵阳,昆明等地按照这一标准进行试点。
在此之前,国军中存在大量的“乞丐部队”,不仅吃饭吃不饱,甚至所有的军需物资都是严重匮乏的。
军装因为只有一套,长期不会换发新的军装,所以大多数部队在经历几个月的行军之后,往往军装就烂了,也因此被称之为“乞丐军”。
很多国军士兵,甚至穿的还是草鞋,在这种情况下,国军和营养状况良好的日军作战,肉搏打不过是必然的。
其实大刀相对于刺刀是存在优势的,但是要看用的人是谁,比如说现实版的“抗日奇侠”吕俊生。
夏津战斗,此人一人单杀了27个日军士兵,用的就是大刀片子,而他个人生涯单杀记录是100+,更是多次担任独闯敌军阵地,还成功突围。
凭什么他吕俊生就这么厉害?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一米九,体壮如牛,当时日军的平均身高是一米六,他对于日军而言就是“巨人”。
但是吕俊生这样天赋异禀的猛人肯定是少数,绝大多数士兵虽然身高不比日军矮小,但是体重却比日军轻10到20斤。
抗日战争前期日本新兵的平均身高是1.66米,平均体重56千克,但是随着入伍后,进行军事训练,以及营养水平提升,体重还会有所增长。
但是相较于国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无论是使用刺刀还是大刀,只要和日军进行肉搏战,那么战损比往往是1:1。
因为在大生产运动后,我军平均体重上升了20斤,相对于日军已经不再有明显的劣势。
本质上来说,原因还是只有一个,吃得好。
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规定的标准供给为例,机关人员每日白米750克,部队作战人员白米812.5克,炮兵、军工厂人员、教导队、海防队白米875克。
而蔬菜,兵团每人每天两斤,还有肉类,每人每月一斤,除此之外士兵还有津贴,可以自己买吃的。
在我军中,虽然不是每天都能吃到肉,但是绝对能见得到肉,平心而论,我军的这个标准相较于国军的每日标准要低。
但是这些标准每天都能落到实处,国军理论上天天都能吃肉,但是实际上一年可能都见不到肉。
这就是我军和国军本质上的区别,也是国民党必然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国民党实在是太腐朽了,已经烂透了。
事实上,在抗战中后期,我军和日军的营养情况,其实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当时间来到1944年,日军新兵的平均体重已经下降到了50千克以下,和国民党的壮丁本质上已经没有区别了。
原因无非就是因为日本被打穷了,1941年日本成年平民口粮定量已经下降到了330克每日,并且精米和糙米必须混在一起吃。
这个配给,已经达到了中国灾年的标准了。1942年因为抢了东南亚情况有所好转,但是1943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情况再次急转直下,1944年干脆都揭不开锅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1944年八路军转为反攻时,沦陷区老百姓普遍反映“鬼子不行了”,因为日军的身体情况不行了。
现在,我们已经说完了国军肉搏战干不过日军的原因,也是时候讨论一下大刀的问题了,大刀真的就像很多人讲得一样不堪吗?
大刀的优势
这种说法显然是以偏概全的,刺刀确实非常轻便、快捷,攻击主要以刺、挑、顶为主,和中国历史上的“百兵之贼”长枪十分接近。
但是加装了刺刀的三八式步枪,其实并不灵活,相较于长枪差的还远,失去了灵活性的长枪,也就失去了最关键的制胜因素。
刺刀之所以能够淘汰大刀,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刺刀可以被装在步枪上,能够让远程攻击和近战攻击一体化。
而在中国的传统武术中,单刀恰恰是突破长枪的首选武器,抗战大刀也有着其独特之处,其近似于宋代的手刀,但是刀柄却加长,刀环类似于汉环首刀。
因此,抗战大刀时一种集合了各种传统大刀优点的综合性武器,其分量想必传统大刀要更重,单手使用不便,所以需要双手持握。
发力上更是刚猛有力,在使用方式和效果上都能很好的克制刺刀。
而且在精神上,大刀对日本人也有奇效,日本人大多信封神道教,这种宗教其实是佛教的一种变体。
日本人相信灵魂的存在,如果人身体不完整,那么他的灵魂也无法回到家乡,日本士兵因为信教,往往不怕死。
他们认为死了是为天皇尽忠,能够在轮回到好地方,但是他们却担心自己在战死时身体不完整,最终成为孤魂野鬼。
因此在肉搏战中,日军目睹大刀的威力,难免心生胆怯,进而丧失战斗意志,部队的战斗力也就有所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战初期,还有长城抗战期间,西北军的“大刀队”往往会有奇效的原因。
总的来说,大刀其实是一款合格的武器,只是在近现代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才会被人说成“最没用的近战装备”。
如果它真的那么没用,为什么西北军还要建立“大刀队”呢?
这种说法,明摆着就是说不通的……
参考资料
《论中国之抗日大刀》 耿绍玮 刘定一
参考资料
《论中国之抗日大刀》 耿绍玮 刘定一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翔云优配-股市5倍杠杆-官网股票配资-配资炒股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