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政坛的天,说变就变。
10月21日,高市早苗创造了历史,
成了日本第一位女首相。
可大家还没来得及琢磨这事儿,
一股熟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
那感觉,就像安倍晋三的影子,
一夜之间又笼罩了永田町。
老剧本新主角
事情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中方连份贺电的措辞都还没想好,
高市已经站上了国会讲台。
仅仅三天后,10月24日,
她发表了首次施政演说。
不到半小时,直接对华摊牌,
字里行间,全是疏远和防备,
嘴上说着中国是“重要邻国”,
有必要搞“建设性、稳定关系”。
但“战略互惠”这种热乎词,
“有必要”三个字,听着就像是
鹰派铁桶漏风的底
直接列为中日间的“安全悬念”,
等于把做生意和防导弹划上等号。
还要防你的技术和供应链。
高市反复强调,一切以日美同盟为核心。
还要拉上韩国、澳大利亚、印度,
甚至菲律宾,在中国周边织一张大网。
想把一对一的问题,变成群殴吗?
这套组合拳,简直是安倍战略的复刻升级。
她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疯狂扩军。
原定2027年才完成的军费目标,
她大笔一挥,要求本财年就搞定,
也就是明年3月底前必须达标。
给特朗普的投名状
这么猴急,很大程度是做给美国看的。
10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要访日。
高市这番操作,无异于提前纳上投名状,
告诉白宫:你们要的F-35和导弹,
我们都买,钱已经备好了。
她能上位,靠的也是一番政治算计。
早在10月15日,她就和维新会的吉村洋文密谈,
靠着这些票,她才在国会选举中惊险过关。
她组建的内阁更是鹰派大本营。
官房长官木原稔、外相茂木敏充、
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个个都是老熟人。
就连卷入丑闻的安倍旧部萩生田光一,
她都力排众议,安插在党内要职。
民调显示,民众对此充满不安。
但高市不在乎,她需要这些旧臣来站稳脚跟。
可这也暴露了她的命门:
她是个“少数执政党”首相。
自民党早已不是绝对多数,
现在的地位是靠联合维新会凑出来的。
根基不稳,想一言九鼎根本不现实。
所以她演说时也不得不放低姿态,
说要听在野党的意见,搞什么“国民会议”。
说白了,就是因为自己人不够,底气不足。
嘴硬的代价经济知道
她那套“早苗经济学”,
就是“安倍经济学”的馊饭新炒。
还是减税、撒钱、借债的老三样。
可日本的家底早就被掏空了,
政府负债是天文数字,物价飞涨,
老百姓的工资条却一动不动。
这种时候,一面要天价扩充军备,
一面又要安抚民生,钱从哪儿来?
最后恐怕还得滥发国债。
一旦国际评级机构下调日本信用,
对华强硬的政治口号喊得再响,
最后埋单的还是日本经济。
渗透到日本人生活的每个角落。
没了中国游客,日本的旅游业怎么办?
中国市场不买单,汽车和电子产品卖给谁?
关系搞僵,最先倒霉的只会是日本自己的企业和民众。
有些企业已经开始用脚投票,
悄悄把供应链往东南亚转移了。
但这过程又慢又痛苦,远水解不了近渴。
结语
高市早苗似乎憋着一口气,
要完成安倍没干完的事。
从修宪、建日本情报机构,到搞“反间谍法”。
她窜访台湾,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
甚至想给美军核武器进入日本开绿灯。
在她的演说里,“强大”出现了十几次,
“安全保障”更是提了十八次。
她渴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铁腕女强人,
日本的国力,早已不是安倍时期。
对外强硬,需要国内有厚实的家底撑着。
而她,政治基础不牢,经济家底也薄。
这种野心与现实的巨大鸿沟,
注定了她的强硬更像一场无奈的豪赌。
如果她非要沿着这条路走到黑,
最先撞得头破血流的,恐怕只会是日本自己。
翔云优配-股市5倍杠杆-官网股票配资-配资炒股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