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来源:《悲壮惨烈的雪村战斗》
众所周知,革命队伍的组织架构与普通军队有着巨大的区别,其中最典型的标志就是我军长期以来实行的双首长制。
部队里除了军事指战员之外,各级部队都有政委一职,这样的设置确实能确保部队始终是由党领导的,可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部队的指挥工作造成了一些麻烦。
一开始,这个隐患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直到1942年的一场惨烈的战役,在看到牺牲的高官名单后,使得这个问题摆在了中央的面前,让毛主席开始重新思考部队权责的问题。
——不过这场战役,似乎有些鲜为人知,它便是雪村战役。
时间回到1942年,此时中日双方进入了长期的相持阶段,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深入,日军更加感觉兵员匮乏,财力枯竭。为尽快打破均势,日军开始不断寻求破局的方法。
很快日军决定先从华北动手,他们集中重兵力对八路军冀中等根据地进行扫荡,华北抗战也迎来了最艰难的时期。
展开剩余85%为了应对日军的攻势,八路军各部一面组织部队撤退,一面用机动作战的方式牵制敌人,导致日军大多数“扫荡”基本以扑空告终。
日军见状便开始加大投入,打算设下圈套,他们在其余各处不断压缩着八路军的生存空间,却故意留出一块空隙,故意引诱八路军的部队走这里。
日军开始扫荡后,冀中各军区的压力都非常大,其中八分区的工作就做得非常艰难,他们分散了部队与指挥机构,在军区司令常德善、政委王远音的指挥下开始展开反扫荡作战。
在反扫荡的过程中,八分区的将士们拼死作战,消灭了无数的敌人。
可到了1942年5月底,考虑到部队的实际情况,常德善与王远音商议后,决定留下一个团继续与敌人周旋,其余部队和机关人员找机会撤离。
于是常德善、王远音带着一个营的部队进入河间地区,打算找到已遭受严重损失、并且失去联系的所属30团,将军分区的决定告诉他们。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时30团已经被敌人包围在饶阳一带,部队为了安全起见,没有打开电台。常德善等人在这里没有联系到30团,二人便带着部队在周边开始寻找他们。
终于到了1942年6月,他们成功联系到30团。可此时的常德善等人也通过九分区的消息,得知了日军即将合围的事情。
由于寻找30团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眼下部队需要尽快做出决策,但在下一步该如何行动的问题上,常德善与王远音有了不同的看法。
常德善认为部队应该尽快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转到外线行动继续牵制敌人,王远音赞同这个观点,但要撤到哪里,他有不一样的观点。
常德善设想的是到子牙河东部,王远音觉得那里是游击区,群众基础自然不如革命老区。双方在讨论过后,常德善还是尊重了王远音的看法。
就这样,部队改变行动路线,他们开始沿着河肃公路向南转移。
1942年6月8日,正当部队休整完毕准备行动的时候,他们突然收到消息,河肃公路上出现了日军的部队。与此同时,肃宁、献县等地的日军也纷纷行动,这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没过多久,部队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日军包围了,原来他们目前驻扎的雪村一带,正是日军故意留下的空隙,没想到八分区因为两位领导核心撤退路线的争执,就这么走到了日军的包围圈内。
他们这里的兵力并不多,日军也很快就对30团发起总攻。吃过八路军大亏的日军此时早已不敢大意,他们以步、骑、炮、坦诸兵种配合,向雪村铺展开来,原本的小村庄顿时变成一片火海。
常德善与王远音不得不带着部队一边打,一边向公路北端突围,可日军为了这个计划做了充分准备,他们用重武器封锁了各个道口。
当时常德善等人几次发起冲锋,都被日军凶猛的火力给打了回来,无奈之下只能寻找其他道路突围,可这一带是大平原,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的部队,他们想要突围已经非常困难了。
随着肃宁方向的日军援军抵达,战斗变得更加惨烈。而在面临绝境的情况下,司令员常德善站了出来,他当时抓过重机枪,冲在队伍最前面。
而其他的八路军战士受到鼓舞,也展开了殊死拼杀,在后来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有的拿着冷兵器赤膊上阵,奋勇冲杀。
由于地形开阔,敌人炮弹、坦克从两侧迂回侧击堵击,常德善的右脚、左手多处受伤,仍坚持杀敌,最终身中20多弹,壮烈牺牲。
至于政委王远音则在作战中身负重伤,由于行动困难,不愿被敌人俘虏,饮弹自杀。
经此一战,八分区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场战斗毫无疑问也震动了整个中央,这是抗战期间我军为数不多,军分区两位首长全部牺牲的惨烈战斗,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要知道,司令常德善当时可是军中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他早年便参加红军闹革命,靠着自己的能力,从勤务员一直干到红军团长。
长征时期,更是临危受命担任红6师参谋长,还曾在战斗中救过贺龙和余秋里的性命,是红军时期就成长起来的知名将领。抗战爆发后,他跟着吕正操等人留在冀中工作,在八路军内部声望极高。
而政委王远音同样不简单,他年轻时就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后来也曾组织过游击队作战,由于他在干部里面文化水平很高,又有一定的军事经验,所以他最终被派到八分区与常德善搭档,是八路军中少有的知识分子干部。
——考虑到同一时期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的司令唐天际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八分区的直系领导冀中军区司令吕正操后来成为开国上将。
满打满算,常德善不会低于少将级别;而王远音与常德善属同一级别,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更加让人心痛的是,除了这两位之外,稍微低些级别的十团政委汪威、副团长肖治国、总支书记沈笑天、二十三团二营长邱福和等高干也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他们同样都是八路军内部核心人才。
这里还要提一嘴三十团警卫连,他们当时都是由20岁以下的青少年所组成,身为八路军后继骨干力量,这部分人竟然也全部殉国了。
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骨干人才,又或者是青年力量,他们的牺牲都让毛主席很长时间无法接受。当时毛主席根据幸存下来的战士们描述,掌握了具体情况后,后来还立即拍板改了一项军令政策。
即:改变部队中政委说得算的规定,将部队军事行动的最终决定权交给部队的军事长官。
毕竟此次惨痛失利,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常德善与王远音因为路线问题产生分歧所导致,当时他们光是为了说服对方,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使得部队错过了突围的最佳时机。
而自毛主席拍板后,这类现象所导致的失利自此再也没有发生过。
发布于:江西省翔云优配-股市5倍杠杆-官网股票配资-配资炒股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