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年仅33岁的孙玉国被破格提拔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这一任命在军界引起广泛热议。当时许多身经百战的开国将领仍在重要岗位任职,为何会选中如此年轻的军官?这让人不禁猜测他是否有什么特殊背景。事实上,孙玉国的晋升速度确实快得惊人,堪称火箭式提拔。
孙玉国194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5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全靠着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几个孩子长大。这样的成长环境显然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特殊资源,在新中国成立前,他和其他普通农家孩子一样,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孙家的生活逐渐好转。1958年夏天,17岁的孙玉国进入沈阳冶金机械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但在他心中,始终燃烧着一个军旅梦。1961年,20岁的他终于如愿以偿,报名参军并顺利通过选拔,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
入伍后,孙玉国被分配到黑龙江边防部队。从最基层做起,他先后担任过文书、司务长、副指导员等职务。在和平年代,军人晋升并非易事,但1968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给他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展开剩余62%自1968年起,苏军频频在珍宝岛制造事端,不仅多次派兵上岛,还修建军事设施,不断挑衅我国边防部队。时任虎饶边防站站长的孙玉国作为连级干部,亲身经历了这场保卫战。起初驻守任务还算平静,但从1968年开始,岛上的局势日益紧张。
1969年,刚休完婚假的孙玉国返回驻地,立即感受到紧张氛围。巡逻时经常与苏军士兵不期而遇。当时我军官兵严格遵守纪律,面对苏军挑衅始终保持克制。但苏军却变本加厉,甚至伤害我方巡逻战士。随着冲突不断升级,双方关系剑拔弩张。在一次严重对峙中,苏军率先开火,孙玉国当机立断组织反击,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不甘失败的苏军在一个深夜发动突袭。危急关头,孙玉国沉着应战,成功指挥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他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被授予战斗英雄的崇高荣誉。
战功卓著的孙玉国被调往北京汇报工作,仕途也随之平步青云。他先是被提拔为边防军副团长、团长,后又升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74年2月,年仅33岁的他出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这在当时的高级将领中实属罕见。
然而,从珍宝岛战役到1974年短短五年间,孙玉国虽然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但毕竟年纪尚轻,缺乏足够的政治历练。1976年10月,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的他接到调兵命令,在未向军区司令员汇报的情况下,擅自调动装甲师进京。这一越权行为险些酿成严重后果,幸亏叶剑英元帅及时干预,才避免了一场重大危机。
发布于:天津市翔云优配-股市5倍杠杆-官网股票配资-配资炒股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